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最近,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强制性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并设定了2024年10月19日为公众意见征询的最终期限。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共分为8章,全面细致地涵盖了整车标志、安全要求与试验方法、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以及产品一致性等多个关键方面,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与现行标准相比,新国标在多个维度进行了优化升级。它不仅着重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性能,以确保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无忧,还进一步强化了对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的满足,同时,新国标还针对非法改装行为制定了严格的防范措施,旨在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骑行体验。

在提高防火阻燃性能方面,“新国标”完善了电动自行车所用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电动自行车在非必要条件下不应使用塑料件,使用塑料材质的部件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的要求;同时要求整车编码应采用耐高温永久性标识,便于加强全链条监管和火灾事故溯源调查处理。

目前,电动自行车产品普遍使用大量塑料作为结构件和装饰材料,但塑料本身具有可燃性,在发生火灾时会加速火势蔓延,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限制塑料件使用比例”的目的,就是引导企业压缩非必要塑料件的使用,确实需要使用时也应选择不易燃的材料,从而起到降低火灾发生风险、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减少火灾荷载和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效果。

为更好保障消费者骑行安全,“新国标”没有修改现行标准中“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维持在25km/h”的规定,但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从技术上确保最高设计车速无法超过上述标准。

据了解,许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出现行标准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车辆的电动机在动力性能方面有较多的余量,给非法篡改最高车速留下了空间。“强化对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空载反电动势等关键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可以从技术上确保即使电动机输入电压达到最高时,车辆也无法超速行驶,防范通过在控制器中预留‘后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前述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防篡改”也是本次修订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多次引发火灾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1年,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为1.8万起,2023年迅速增加至2.5万起,年均增长约20%;电动自行车火灾在全年较大火灾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9%上升到2023年的12.7%,涨势迅猛。其中,有不少车辆存在违规篡改的情况,导致其最高车速、蓄电池电压、电动机功率等技术指标超出了现行标准,成为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

针对上述问题,“新国标”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包括要求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控制器不应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应兼容多种电压模式;限速器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等。

此外,“新国标”还关注到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将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限值由55千克提高至63千克,从而让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更好满足消费者正常的续行里程需求;同时允许生产企业根据车型设计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车型选择。

我国作为电动自行车的主要生产和销售国,社会拥有量已突破3.5亿辆,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

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指出,随着“新国标”的正式颁布,这一举措将在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有助于降低火灾风险、消除交通隐患,还将极大地方便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并显著提升产品供给的整体质量。据最新消息,在公开征求意见环节结束后,相关部门将认真梳理并吸收各方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细致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为了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将严格按照程序加速推进审查和报批等后续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