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根据工信部官方网站最新消息,依照国务院对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联合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以及国家消防救援局,共同启动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简称《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旨在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国,社会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大关。在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共生产了4228万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然而,在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动自行车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高、违规篡改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尤其是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对《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以提升产品本质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有序地发展。

在本次修订过程中,按照“有利于防范火灾事故、有利于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有利于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有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组织电动自行车相关科研机构、检测机构、生产企业、高等院校、行业组织、消费者组织、基层管理部门等方面的代表成立标准修订专家组,在大量试验验证、现场调研和统计分析基础上,对现行标准文本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形成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与现行标准相比,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和提升:一是提高防火阻燃性能。完善了电动自行车所用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和试验方法,限制塑料件使用比例,从而降低火灾风险、提高消防安全性能;同时要求整车编码应采用耐高温永久性标识,便于加强全链条监管和火灾事故溯源调查处理。二是更好保障消费者骑行安全。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有效防范车辆超速行驶;同时加严制动距离要求,减少碰撞事故发生。三是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考虑到近年来消费者出行半径逐渐扩大和铅蓄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特点,将铅蓄电池车型的整车重量限值由55 kg放宽至63 kg,提升产品实用性;允许生产企业根据车型设计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车型选择。四是防范非法改装行为。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完善防篡改要求,确保实现充电器、蓄电池、控制器之间的互认协同,大力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不给非法篡改留空间。五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对电动自行车企业生产装备和检测能力的要求,推动企业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车辆具备北斗定位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提高产品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在本次公开征询意见阶段完成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对标准文本进行相应的修订和优化。同时,将依照规定流程加速审查和报批流程,力求尽快完成相关发布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