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位于海拔2980米以上的水产养殖区,增氧设备正不断向水体输送氧气,鱼虾不时跳出水面。负责统一捕捞的技师次旺占堆额头布满汗水。

7日晚,来自西藏林芝地区的2000余斤新鲜鱼虾批量运送到拉萨的生鲜市场,预计将于次日抵达,供拉萨市民享用。

这些新鲜美味的鱼虾,源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米林农场,作为西藏自治区内仅有的四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它承载着西藏农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在养殖领域不断深耕细作,成功探索出符合林芝本地特色的养殖品种,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模式。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西藏高原水产养殖产业化的新突破,为西藏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藏水资源丰富,但受气候和海拔影响,鱼类生长速度缓慢。长期以来,当地水产品依赖外地输入,本地不产虾类,鲜活经济鱼类种类少、价格贵。

发展本地产业化鱼虾养殖,填补了这一空白。“西藏的水产品供不应求。林芝水源清洁、光照充足,发展水产养殖很有优势。”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米林市(珠海)工作组副组长林浩生说。

两年多前,林浩生接过援藏“接力棒”,与工作组来到米林。经过调研论证,工作组将目光瞄准了高原水产养殖。

从冷水鱼类养殖到广温性经济鱼类养殖,从探索保温提温技术到实现智能化控制,从适合高原的“微流水式可控养殖”到专为养虾研制的“人工海水”配方……目前,基地规模化养殖主要有香鱼、鲈鱼、乌鱼和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总量超150万尾;预计今年能向西藏各地输送鲜活鱼虾20万斤,收益可达300万元。

关于未来产业发展,林浩生有两个愿望:把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西藏民众吃得上鲜活鱼虾;把产业“留下来”,让高原水产养殖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次旺占堆原先在农场从事农作,刚开始涉足水产养殖领域时感到十分迷茫。他提到:“得益于公司派来的援藏技术人才,他们不仅传授技术,更是倾囊相授。”次旺占堆表示:“我正勤奋学习,期望能熟练掌握养殖技术,早日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独当一面之人。”

林浩生表示,西藏在水产养殖领域已取得从无到有的重大进展。我们将致力于技术的传承、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才的培育,未来计划将高原水产养殖规模从初步阶段扩大至更高水平,助力高原渔业成为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