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几天前,经过地理标志认证的农副产品实现了较高的产业价值和社会效益,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而且经济效益也更好,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天门市位于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和双低油菜生产大市。近年来,该市坚持开发和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蔬菜,抢占发展新赛道,强链补链,高质量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天门市将蔬菜产业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立足于该市的产业区位、气候特点、农民习俗和特色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力争打造集绿色生产基地、加工类龙头企业、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冷链物流网络、科技创新平台和优质特色品牌等多链条于一体的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总体目标。近期,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将向天门市授予中国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这一荣誉,这是对天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在天门新农春合作社,大力推行“玉米+毛豆+花椰菜”“玉米+玉米+松花菜”种植结构,亩平均收入达到8000元至12000元,比传统种植亩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和玉’牌花椰菜是增收主导产品。”陈小兵说,至去年年底社员家庭收入(含种植与社内务工)平均达到15万元,人均纯收入19580元。

“在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天门大力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促进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天门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天门市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浓厚的人文历史和特定的生产方式,造就了张港花椰菜、多宝萝卜、拖市土豆、天门半夏、天门荸荠、九真慈姑、义河蚶等一批特色产品,涵盖了粮食、蔬菜、药材等品类,不少产品远销海内外。

其中,张港花椰菜从“提篮小卖”到“盛装远嫁”、天门黄豆从鲜有人知到声名远扬,都是地理标志这一“金名片”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港镇是天门蔬菜种植大镇,其中,全镇1.2万余户从事花菜种植,常年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产量近20万吨。

“放在以前,这样的规模想都不敢想。”张港镇工作人员施松郅说,多年前,张港镇以种植棉花、小麦等为主,蔬菜只有各家各户零散种植,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市场打不开。

“过去不敢扩大种植面积,自从有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就再也不担心花菜卖不上价钱啦。”鑫天农业总经理涂乙加说。

鑫天农业旗下最大的花椰菜合作社——三新花椰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自有2000亩核心基地,同时覆盖周边菜农1.2万亩基地,主要从事花菜、毛豆和西蓝花种植。理事长关文章说,鑫天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生产的“和玉”牌花椰菜,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引领了天门市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张港镇及周边地区种植蔬菜30万亩,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天门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形成集育苗、种植、清洗分拣、冷链物流、深加工、品牌打造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自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以来,天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开发势头强劲。截至去年底,全市获得原农业部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4个,分别为张港花椰菜、天门半夏、岳口芋环和天门黄花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个,分别为天门黄豆、义河蚶,授权使用经营主体近30家,年产值近40亿元。近3年,天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抽检合格率100%。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具有优良品质的载体,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独特农业产业。天门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代表了一个产品,更是一个产业。为了壮大产业,天门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该市鼓励企业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省级品牌、国家级品牌、参展参会、一村一品等荣誉,并对符合条件的单位提供奖补。此外,天门市还与湖北省农科院签订“1+N”科技合作共建协议,市蔬菜办等成为长江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天门市还成功入选湖北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第一批共建名单,并先后引进4名研究生学历蔬菜学专业人才。这些举措为天门市的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近年来,天门市通过多种方式,如自愿申报、省级评审和组织培训等,已经成功培育出411名高素质农民(包括经纪人),5名省级“头雁”,160户蔬菜科技示范户,5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以及20个市级星创天地。这些举措为天门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努力和成果为天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天门市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农民和科技人才,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