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历史的前进总是在不断的压榨人们的智慧的基础上的,要知道历史的前进是多少人不断的向前推进的结果,在前进的过程中又有多少人死在历史的车轮下的。对于赤小豆来说,它的历史就显得更加的悲惨了,因为赤小豆是没有其他物种的陪伴的。
    宋仁宗在东宫时曾患痄腮,命著名道士赞宁为其治疗,这位道士就用T70粒赤小豆,研成细末为宋仁宗敷于患处,一次而愈。赤小豆早在1965年第9期《哈尔滨中医》就有人介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覆于患处,一般一次即能消肿。古代有位名叫任承亮的,曾“患有恶疮近死.尚书郎傅永授以药,立愈,叩其方,赤小豆也。”还有一位僧人,患“发背如烂瓜;邻家乳婢用赤小豆治之如神”。明代李时珍说:赤小豆“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水调敷之,无不愈者。”根据李氏经验,“其性黏,干则难揭,若入苎根末即不黏。”所谓“苎根”,即苎麻根,其本身也是一味清热解毒散瘀的良药,可用于外敷治疗痈肿发背疔疮疖毒之证,所以,合用效果更为显著。对于急性乳腺炎,用之亦可。《妇人良方补遗》云:“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渣敷之。”所谓“吹奶”,赤小豆相当于乳痈早期之证。治疗小儿丹毒,亦可用它外敷治疗,《千金方》中即有记述:“治混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小品方》中“治痈初作:赤小豆末醋敷之,亦消。”上述各类外科病证,在农村中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乡村医生和广大农民可以就地取材,对症治疗。
    想想自己的遭遇,再仔细的想想赤小豆的遭遇,其实有的时候人类和植物的遭遇是一样的,只有在自己感到绝望的时候,才会想起其实自己就是一个简单的赤小豆,虽然我们是可以说话,可以思考的人类但是其实我们就是一样的拥有赤小豆般的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