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于8月30日发布的舆情分析报告指出,从今年1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范围内关于“网购商品存在缺斤少两现象”的消费维权相关舆情信息累计超过1.8万条,这一现象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针对网购商品中常见的缺斤少两问题,广州国鼎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廖建勋指出,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部分商家缺乏诚信,故意采用误导性和诱导性的宣传手段,在商品重量上对消费者进行欺骗。其次,商家违法成本较低,当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时,商家通常仅提供退货或补偿差价的处理方式,未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廖建勋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在商品详情页面对商品重量或数量进行不实描述,导致消费者购买到不足量的商品,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商家虚标重量或是故意用总重量模糊商品净重,属于通过虚假宣传误导、诱导消费者,涉嫌消费欺诈。”

廖建勋提出,电商平台需优化管理规范,限制商家采取不正当手段的空间,尤其是对生鲜、零食等容易受影响的商品类别。同时,他强调要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惩罚体系,对违规商家进行及时处罚或淘汰,确保那些企图进行欺诈的商家无法钻空子。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