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金秋时节,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团体纷纷齐聚中国上海,共同参与盛大的国际艺术节。这一艺术节不仅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即将举办的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预计将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艺术家参与。在艺术节的主要板块中,共有57台共计163场演出,其中境外演出占据了大约六成的比例,这将是一场高浓度的世界艺术盛宴,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表演团体不再将上海仅仅视为巡演路线上的一站,而是开始精心打造“上海主场”。他们带来了全明星阵容和经典剧目,使得“唯一一站”“上海首演”的标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除了精彩的演出,这些世界名团还开放了公开排演、演前导赏、后台导览等活动,让台前幕后的互动充满温情。这样的安排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观众纷纷涌向上海,感受这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
近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来了一位老朋友——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他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为观众带来了肖斯塔科维奇和柴可夫斯基的经典作品,一场纯正俄罗斯音乐之声的盛宴。去年,捷杰耶夫大师曾率领马林斯基剧院的近300名艺术家来沪,献演瓦格纳的歌剧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连续4场、跨越16小时的精彩演出,令广大乐迷津津乐道,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今年正值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作为马林斯基剧院和莫斯科大剧院的“双总监”,捷杰耶夫大师带领“双团”来到上海,以艺术的形式,续写着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在城市文化的哺育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艺术节之一。今年6月,柏林爱乐乐团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邀约来沪驻演,创新名团合作模式。本届艺术节期间,伦敦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等众多院团将中国演出的唯一一站放在上海。
今年是伦敦交响乐团建团120周年,也是安东尼奥·帕帕诺爵士出任乐团首席指挥后首次带团造访中国,乐团为巡演准备了三套不同的浪漫时期经典名作,诚意满满。“我们很少在同一个场地举办三场音乐会,这是一段美好的旅程,希望可以经常来上海,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伦敦交响乐团副首席马克辛·郭说。
艺术,在上海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之桥。日前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英国歌剧明星布莱恩·特菲尔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艺术节,太多世界级的精彩演出在同时发生,上海既传统又现代,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让我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在一起,让东方与西方在此交融。”此次来沪出演歌剧《托斯卡》音乐会,布莱恩·特菲尔特意身着唐装登台,一件是他十年前来上海时收到的礼物,一件是他自己从纽约购得。“你看,这是‘上海滩’牌!”特菲尔指着标签笑着说。“幸福的烦恼”
最近,57岁的梁琦和女儿几乎每晚都在剧场度过。从小喜欢芭蕾但没有机会学习的梁琦,成了资深舞迷。女儿5岁时,梁琦就带着女儿进剧院,转眼已18年。10月17日到21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在上海大剧院的5场演出,她都买了票。紧接着,10月23日至26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前滩31演艺中心的4场演出,她也全部购入。
唯一让梁琦感到烦恼的,是精彩演出扎堆,让她分身乏术。“马林斯基的一场演出就和罗伯托·波雷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撞车’了,真是幸福的烦恼。”
世界著名艺术团体所呈现的,不仅是一连串精彩的演出,更是为上海这座城市量身打造的丰富台前幕后活动。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此次来沪为例,它们为观众提供了公开排演、演出前的导赏会、后台参观以及舞蹈工作坊等多种互动体验活动。观众们可通过预约,近距离感受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与明星们面对面交流,更深入地解读每一部作品,了解舞团的独特魅力。这种深度体验,在上海独一无二,每一次参与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优秀的文化IP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能够有效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将文化艺术打造成为城市的核心“流量入口”。正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杨佳露所言。以今年6月举办的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乐团的驻演为例,上海大剧院周边的餐饮业营业额普遍增长了30%至40%,最高订单量更是提升了惊人的94%,交易金额更是增长了167%。世界级名团的汇聚,高密度的艺术盛宴,无疑将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流,激发消费潜力,显著提升城市的整体吸引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智能网联汽车对车载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10-25
-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迎来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10-25
- 2024游泳世界杯上海站收官 上海姑娘唐钱婷打破亚洲纪2024-10-25
-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召开首届老年健康创新与发展论坛2024-10-25
- 黑龙江、江苏、山东等地抢抓农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2024-10-25
- 莫莫格湿地迎来了秋季候鸟的迁徙高峰 亚成体数量逐步2024-10-25
- 湖北黄石大冶市的水稻种植基地稻谷已经成熟进入收获期2024-10-25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智能网联汽车对车载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
-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迎来来自80多个
- 2024游泳世界杯上海站收官 上海姑娘唐钱婷
-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召开首届老年健康创新与
- 黑龙江、江苏、山东等地抢抓农时,确保粮食
- 莫莫格湿地迎来了秋季候鸟的迁徙高峰 亚成
- 湖北黄石大冶市的水稻种植基地稻谷已经成熟
- “小农户”对接“大服务” 联营机制助农增
- 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推介周 展销5
- 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
- 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将全新推出五
- 电影《大突围》全国首映礼在北京举行 将于1
-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在上海虹口北外滩
- 上海港位列保税LNG加注港全球前三 持续引领
- 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领略秋日的盛景 感受米
- 截至今年10月20日 港珠澳大桥累计验放进出
- 潍坊至烟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莱州、招远市
-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6.75万亿元 同
- 第136届广交会第一期211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3
- 低空经济概念崛起 多只北交所低空经济概念
- 传统餐饮门店聚焦“文化”场景打造 特色小
- 新疆巴楚:烤全驼带来视觉味觉双重盛宴 各
- 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的部分经济舱票价甚
- 上海市目前已创建中医巡诊站点总数达到172
- 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标2.2万架
- 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 发送
- 第136届广交会第一期运行安全有序 超13万名
- 7S中药材“百县百仓”项目建设签约仪式在贵
- 2025春夏上海时装周的“闭门秀”活动在黄浦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15条文化旅游体验基
- 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4年“冬游西
- 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走进
- 上海地下工程已超4.3万个 总建筑面积近1.55
- 2024全球数商大会在上海开幕 全国首个数据
- 第十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于天津市滨海新区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举
- 全国秋粮日前已收获76.5% 进度同比快1.2个
-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在崇太长江隧道“领
- 近期气温持续走低 北方多地适时提前启动今
- 近期河北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继续下降3到8摄
- 颐和园即日起对苏州街景区进行修缮 目前实
- 今年前9个月东兴市进口咖啡及咖啡制品2335
- 山东卫视《戏宇宙》第三季全新打造文旅季
- 旅综助力城市文旅“出圈” 大型文旅探访节
- 多档文化类节目热播 聚焦非遗助力地方文旅
- 徐汇区东安一、二村片区旧城区改建项目集中
- 不同的职业院校各具特色,低空经济领域的发
- 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日晚在湖南长沙揭晓
- 北京国际音乐节举办了公开排练、歌剧导赏、
- 复合业态带动整体营收 近80%的书店开设了文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