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永顺在线 正文

当前以“摩托”“赛车”等极限体验为题材的国产影视作品不在少数。它们利用视觉冲击力强的运动画面来传达人物角色内在的热血与力量,并以此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表现内容。

然而,以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为拍摄背景的《大海道》在此类题材中诠释了更深的主题意义。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交相辉映,《大海道》传递了饱含丝路特色的、人类勇气与生命的永恒价值。

地域印记:

历史与现代的交响

大海道作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新疆段的中道,位于新疆“东大门”哈密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敦煌—哈密—吐鲁番之间最近的一条道路。其中噶顺戈壁是全线的主要路段,也是我国石质戈壁(石漠)分布最广的区域。这里降水量极少,广漠无垠,在唐代被称为“大沙海”,“大海道”因此而得名。

据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所载,大海道的艰险曾被记录于裴炬的《西域记》里,其中有云:“并沙碛,乏水草,人难行,四面茫茫,道路不可准记,惟以六畜骸骨及驼马粪为标验,以知道路”,由此可见大海道的广袤与寥廓。

时至今日,电视剧《大海道》中的大海道风光依旧。沙漠落日在镜头中展现出永恒的美学魅力,雅丹地貌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形成了鲜明的轮廓特征,而连绵广阔的沙丘则记录了千年的地质变迁,共同构成反映人物命运变迁的环境奇观。镜头穿梭,带领观众穿越回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感受磅礴浩瀚的丝路风貌。这是属于《大海道》的镜头美学。

的确,全剧的镜头不乏史诗性,在塑造主人公坚强性格的同时,也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壮美景致,更在深邃的美景冲击中,聆听遥远的历史回声。

《后汉书》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可见彼时陆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传播的繁荣。即使大海道在北宋后已废弃,商旅往来逐渐匿迹,仅剩下广阔的无人区与些许绿洲,《大海道》仍展现出此地“活”下来的东西。

大堡镇是紧挨着大海道的村落,村中的传统仍是陆上丝绸之路留给大海道的文化印记:红枣节上的剪纸作品、剧中频频出现的新疆刺绣和艾德莱斯绸,以及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背景音乐,无不将观众带入充满文化韵味与历史底蕴的世界中,使其得以一窥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积淀与延续;通过剧集刻画的居住在大海道周边,一心推动戈壁小镇建设的郝强书记、满怀抱负的新疆姑娘西琳以及努力生活的村民等人物群像,观众能从中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涌动的活力与焕发的生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